信息来源:益秦集团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15-06-30 作者:刘益磊 胡旭
崔家沟煤矿三盘区建设礼赞
初夏的渭北高原,巍巍凤凰山麓,山川俊秀,风光迤逦,挺拔高耸云端的馒头山下,崔矿人连日以来喜气洋洋奔走相告,三盘区建成了!
他们忘不了2008年的那个春天,在煤海里播种下的希望,在心底里升起的那个梦想。
至今,整整七年过去了,崔矿人凝心聚力,风雨兼程,攻坚克难,众志成城,跨越赶超,终于收获了希望,实现了美好的梦想,圆上了梦!
继往开来 再谋新篇
回眸崔矿五十多年来的创建历程,一路走来,累累硕果凝结几代人的心血,峥嵘岁月令人心潮澎湃,难以忘怀。
从1958年7月,第一代崔矿人披荆斩棘,在荒山野岭中,挖出第一块“跃进煤”开始,一批批创业者们来到了这里,以煤为业,重塑灵魂,励精图治,经过五十多年奋力进取,硬是把一个小煤窑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大型国有煤炭企业。他们用心血和汗水凝结出响当当的 “扎根山区、艰苦创业、顽强拼搏、默默奉献”的崔矿精神,永远深深镌刻在了馒头山上。
2008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中国人百年奥运梦圆北京,举国欢腾,崔矿也迎来了自己的五十年华诞,到处呈现一派欢乐的景象。
在庆祝建矿五十周年大喜的日子里,他们感慨前辈们的艰难创业和所取得的光辉业绩,放眼馒头山,凝视着金光灿灿的十六个大字,耳畔响起前辈们的教导。抚今忆昔,在当时国内经济发展迅猛,煤炭行业市场活跃,企业效益蒸蒸日上的喜人形势下,居安思危,高瞻远瞩,想到了未来,勾画出了三盘区建设宏伟蓝图。此意一出,就立即得到集团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随即经过认真调研、反复论证、精心设计等一系列的准备,三盘区建设上马,迅速拉开帷幕。崔矿历史上又一次战略意义重大的战役全面打响。
三盘区建设工程,是崔家沟煤矿继一盘区、二盘区之后,拓展开采空间、完善采区调整、加快转型发展、实现一井一面的战略工程,总投资约4亿多元,探明地质储量8011.5万吨,可采储量4300.4万吨,服务年限29.3年,实可谓工程巨大,事关企业未来生存和发展,联系民生的一件大事,
接力担当砥砺奋进
在崔矿的发展史上,每一次重大转折和腾飞,就像一座座大山一样,屹立天地,难以磨灭。
今天,三盘区全面竣工,即将投产之际,人们怎能忘记七年来的每一个日日夜夜,每一个为之倾注心血的功臣。其中时任三盘区建设主要领导之一的副矿长别志军同志。在职时,他把心血倾注在三盘区建设上,每天不辞劳累,总要在三盘区地面和井下各个工地上走一趟,;退休后,壮志未酬,依旧还牵挂着三盘区建设,在听到三盘区建成的喜讯后,百感交集。七载梦想、一朝成真,他激动地说,“回头来看,早建比晚建好,现在正好接续上,所以说建三盘区的决策非常正确。”
从七年前开始,在井下,2008年2月,在设计院给出《初步设计图》后,在技术地测科的指导下,第五区立即组织劳力采用普通打眼放炮法开始掘进。2008年10月,开始用岩巷掘进机掘进。2009年3月,和管道贯通,形成回风通路。2009年4月,第二台掘进机进巷,胶带石门开始掘进。在地面,2009年11月,完成瓮沟立风井施工招标,合同签订。2010年,进行征地和供电线路架设,2011年2月,进行进场道路修整,平整场地,架设井架。到2014年5月,两条井筒和井下进风巷、回风巷全部完工,通过验收和质量认证。2014年7月,开始进行井筒安装,2015年4月,井筒及进、回风巷全部安装完毕。到如今,三盘区2301综采工作面联合试运转成功,正式宣告整个工程竣工,一步步走过来,浸透了建设者们辛勤的汗水和心血。
凝心聚力 顽强跋涉
进度要科学合理,质量要再上台阶,安全要常抓不懈、管理要精益求精,维稳要如履薄冰,廉政要风清气正,协调要水乳交融。这是三盘区工程建设的整体要求,也是崔矿人在三盘区工程建设中不懈努力的奋斗目标。
在三盘区整个工程建设中,第五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是开拓者,他们是先锋队,他们打通了崔家沟煤矿现在与未来的连接之路。为了完成这一艰巨任务,第五区结合实际,成立了以总支书记呼永强同志为组长的三盘区建设目标责任考核机构,全面动员,分步实施,攻坚克难,扎实推进。累计投劳600多人,克服岩巷坚硬、渗漏石油、排矸不畅等诸多困难,攻克并掌握掘岩技术,在断面为4×4米的巷道,累计掘进岩巷5000多米。完成2301工作面煤巷掘进4000多米,先后贯通5个横川,安装132无极绳绞车硐室一个,75无极绳绞车硐室,慢速绞车硐室3个,建成瓦斯抽放硐室1个,盘区变电所1个。他们特别能战斗,为三盘区建设立下了头功。
三盘区地面瓮沟施工,遇到征用土地、村民阻挠等等无法想象的重重困难,征地补偿、进场道路、瓮沟立井、架设电路施工等等都出了“拦路虎”,总经济师梁玺翎带领行政事务部工作人员,克服困难,多方协调工地、林业、环保、公安等关系,深入村民家中做思想工作,以情动人,为地面工程按时完工付出艰辛的努力。还有外来的施工单位民工,在渭北高原山区,熬过了七个寒冷的冬天,战胜了七个牛虻肆虐的夏季,三盘区建设的功劳簿上同样不能少了他们。
攻坚克难 加速冲刺
2015年新春前后,三盘区建设进入攻坚阶段。党委统一思想,果断下达向最后的胜利冲刺的动员令。煤矿班子制定了时间表和分工图,多次召开矿长办公会、调度会和专题会议,全面部署最后攻坚战。
同时,全矿相关部门和科室,紧盯目标任务,落实跟班制度,积极协调指导各单位之间工作。综合计划部在2301工作面运输安装设备期间,每天安排专人在西区工业广场召开生产协调会,督促各单位落实任务责任。技术地测科狠抓工程质量,保证了瓮沟和井下几千米外的巷道准确贯通,还完成了大量的外围技术协调工作,为建设提供了可靠技术保障。机电科调集精兵强将,在地面建成了瓮沟6000伏变电所,确保风机房、瓦斯抽放泵等设备的用电需求;在井下安装19台高压配电柜,建成三盘区变电所,为投产运行提供了可靠的动力支持。通风科组织安装了瓮沟风井两台主扇,安排地面固定抽放系统大搬迁,指导协调近万米管道拆卸安装工作。在井下,组织安装了2301首采面的瓦斯抽放系统,完成了矿井通风系统大调整,成功组织了一次矿井反风演习。调度指挥中心发挥协调指挥职能,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工作。延伸了矿井人员定位系统和广播系统,对三盘区全部安装了通信联络系统,保证每个作业点都有电话。狠抓劳动现场精细化管理,把4E标准体系贯彻到生产的各个环节,把6S行为规范落实到每个生产人员。安监处针对三盘区攻坚工程,明确“现场执罚、停工整顿、先评后动、高压问责”等安全管理原则,始终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供应公司统筹安排,货比三家,保证了三盘区所需设备、材料、物资的按时购回。在地面安装和支架下运工程中,密切配合施工单位,大型吊车、运输车辆枕戈待旦、随叫随到。运销公司,在近年煤炭市场疲软、销售工作困难、企业经济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销售原煤、回收货款,保证了建设资金的到位;机修厂加班加点完成瓦斯抽放站的安装工作;49分区在确保全矿生产、生活用水的同时,完成瓮沟供水管路的安装;救护队成了应急队,那里有紧急任务,那里就有救护队员……
还有许多单位和人员,虽然在这里不能一一列举,但在三盘区建设的七年历程中,留下了他们的汗水,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崔矿永远不会忘记。
七年奋斗,七年进取,七年历练,收获梦想的同时,成就了崔矿人 “紧盯目标、团结协作,敢于担当、争创一流”的三盘区精神。这种精神,必将指引他们在今后经济转型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三盘区的建成是崔家沟煤矿发展史上的又一个亮点,像珍珠般熠熠生辉,令人鼓舞。他们坚信,坚持才能成功、穿越实现梦想!决心把三盘区建设工程的竣工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奋发有为,不断续写新的辉煌,为企业经济发展、建设“三个陕西”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