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益秦集团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16-04-21 作者:王明珠
三月的暖风吹得莺飞草长,桃红柳绿,周末人们迫不及待的走出家门感受春日的气息。我开车接了在大哥家暂住的母亲,到郊外踏青散心。
自四年前父亲去世后,母亲每年冬季都从富平老家来西安和我们兄妹居住,儿女都在城市工作,农村冬季没有暖气,这是已古稀之年的母亲避免孤独过冬的最好选择。在农村生活几十年的母亲就像迁徙的候鸟,恋恋不舍的离开老家奔赴温暖而又陌生的城市,开始她为期几个月沉闷的寄居生活。今年元旦,母亲突发脑梗,所幸发现救治及时,住十余天医院后康复回家。大哥家房子宽敞,母亲每日在客厅锻炼行走,感觉不适就愁苦不堪,腿脚灵便些就心情大好,还不断问我们她的身体是不是和生病前一样健康了。我知道,母亲实在是想早日回老家啊!但对她身体的担心使我们兄妹不敢贸然送她回家。
为了让母亲缓解归心似箭的心情和对农村的思念,我带她到市东郊游玩,一路上,母亲望着车窗外繁华的城市街景,不停的絮叨着:城市人多车多太嘈杂了,空气又不好,这里的老人太可怜了,水泥路踩着脚底都烫呢,高楼林立只能看到一片白茫茫的天空,农村多好啊!天大地大,来去自由,每年这时候她就提着篮子到广阔的麦田里挖野菜了,荠菜、仁函、刺槿…,接着就是院子里的香椿、花椒发出嫩芽,槐树开了槐花,想吃多少摘多少,每天都吃最新鲜的,而城里人还要在菜市场出高价购买这些农村随处可见的食材;现在农村人再不像过去了生活条件好着呢,家家有农用车、汽车,春耕秋收都是机械化,农闲时还跳跳广场舞…。母亲兴奋的述说着在老家农村时的有趣生活,催促着清明节前让我尽快送她回老家,望着她额头纵横沟壑的皱纹和满是期待的眼神,我既无奈又心酸。
到了桃花潭公园,因为腿关节增生不能多走路,我陪母亲在歇息。河岸两边到处是出来踏春的人们,天空里无数色彩斑斓的风筝在春风里飞舞,河岸上柳树翠绿的枝芽随风飘荡,白的、紫的玉兰花竞相绽放。望着过往的人群母亲突然缄默了,似在回想又似在沉思,仿佛还沉浸在老家农村生活的回忆里。为了让母亲开心,我提议去吃搅团,希望农家饭能慰藉一下忧郁的母亲,我们驱车到梨园路的李记搅团,点了搅团等各种小吃,母亲评价了搅团太软吃了一碗便停了筷子,刚下班赶来和我们一起吃饭的二嫂建议第二天陪母亲去大明宫看花,母亲只是摇摇头说,那有啥看的,还是回到老家看春季里啥花都有。
是啊!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土窝,城市的灯红酒绿,繁华似锦对一个在农村久居的人来说,只是偶尔欣赏的图画,永远成不了画中人。而像母亲这样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却要离开自己熟悉的家乡故土,去面对难以适应的陌生环境,这样的老人何其多啊!三月的西安,春意浓浓,而在母亲眼里这里的春天却似与她毫无关系,她依然牵挂着富平老家的一草一木,向往着乡间泥土的芬芳气息,期盼着与乡里乡亲的拉话家常、欢声笑语,最美好的春天不在母亲的眼里,永远驻在她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