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

信息来源:益秦集团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12-11-05 

  最近听母亲说家乡铁路南面的地征了,每家要分几万元哩,好多人家都盖了房。不免回忆起土地的故事。

    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家在铁路南面还有五分地,基本上一年光种小麦,一年只去两次,种麦去一次,收麦去一次。大约只种了两三年,因为全家迁到西安,就把地给队里交了。记得有一年夏收,我们辛辛苦苦把麦子刚收到场里,村里秀兰嫂说,我们把麦子收错了,把她家的麦子收了,还把我家告到队长那,也难怪,我们两家地挨着,又都是五分地,我们又不常去,不搞错才怪哩。我当时年龄小,可能刚上初中,自己心里都觉得不好意思。母亲让秀兰嫂把我们家的麦子一收,她不愿意,事情大约僵持了好久,好像还是他们家把麦子收了,最后再赔了二三十斤麦子了事。至今母亲提起这件事仍耿耿于怀,我笑着说,谁让咱收错了,主动权不在咱们手里,在人家手里。

    那是种个地不像现在社会化服务程度这么高,我们家大约共有十多亩地,记得甘井峡的地最大,有五亩多,村南自留地有二亩,其他都零零散散记不清了。母亲在学校很忙,父亲在外地工作,我们几个在镇上上学,家里也没个牲口,当时机械化不够,也没人靠给人种地挣钱,只能等到人家的地都种完了,求爷爷告奶奶,靠亲戚、自家屋帮忙,种地太让人作难了。河里的地最少,牲口在里面都转不开,常常是把麦种往地里一撒就完事了,第二年能收多少就收多少也不上心。参加工作后,一次夏收时和几个同事在铁路边闲转,看见旁边场里有农户正在碾麦子,不觉手痒,几个人商量了一下,跑过去问能否给他帮忙,农户怔了一下,忙不迭地说可以可以,我们着实过了一次干农活的“瘾

    听自家屋孝娃哥说,解放前我们是地主,光仙宫河的水地就二三十亩,家里的大房在方圆也数得着。分地到户后,我们几家的地加起来和爷爷那会基本差不多,可我想富裕程度是否能和那时相比呢。

    最近看报纸报道,有些城里人在城郊租几块地,周末开车到地里,专门再租些农具,把地翻翻,再掏钱买农民家农家肥试肥种上菜,平时雇人家照看。我不知说什么才好,估计用“这真是皇帝他妈拾麦子图散心”再贴切不过了。(陕西富盛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雷晓博

联系我们

地址:西安市青年路175号
邮编:710003
电话:029-87317398
网址:http://www.sxsyqjt.cn
Copyright © 2012-2022 陕西省益秦集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7495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