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麦客

信息来源:益秦集团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18-06-12 

在八十年代以前,在关中的大部分地区,每年到了收麦的季节,各地的场站上都会有大量从甘肃来支援收麦的人,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称呼――麦客。          

记得过去生产队里土地多人口少的村子,每年都要叫麦客帮助夏收。这些外地人不仅吃的多还特别能干,手脚麻利的一天能割二亩多麦。他们喜欢炎热的天气,一来他们闲不下;二来干起活来能割下亩数。       

 那个年代,村里按当天需要人的多少,早上要早早去一个人去场站叫麦客谈价钱,麦客们见有主家来,簇拥着相互竞争着。被人叫走,就等于今天的吃喝有着落了。高高兴兴跟着主家到了村里,按人数多少派到早做准备的村民家里去吃早饭,饱餐一顿后就下地干活,干的顺心高兴的,还不停的唱着他们家的“信天游”。      

  为了不浪费时间,中午一般都是由管饭的村民把饭送到地头去吃,为了便于送饭,中午一般主食都是大蒸馍和米汤,外加一两样菜,他们高兴的吃着,送饭的村民也可以趁机捡些地里掉落的麦穗。这些人吃着饭,趁着送饭的人不注意,往往习惯的偷几个蒸馍放在自己的口袋里,为下雨天没活干没人叫时积攒点吃的。      

  这些人吃过饭舍不得歇会,就又割起了麦来,直到天黑等生产队长把地亩量了才收拾东西回到村民家吃饭,等候结当天的工钱。晚饭一般都是西北人喜欢吃的面条,他们吃着歇着歇着吃着,能吃几大碗。饭饱后又一起结伴回到他们的场站席地而睡,等候第二天的到了。就这样一天一天的到处干着,直到大面积小麦收完才卷起行囊回老家。  

  到了八十年代以后,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农业机械的大量使用,这个特殊的群体消失了,没有了市场。在年轻人中是不会知道麦客这个群体的。但在老人们每年的夏收季节里,总是怀念着感激着那些为我们龙口夺食抢战“三夏”的外乡人,麦客从此也成为了人们的记忆。  

(通讯员  慕光明)

联系我们

地址:西安市青年路175号
邮编:710003
电话:029-87317398
网址:http://www.sxsyqjt.cn
Copyright © 2012-2022 陕西省益秦集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7495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