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何家塔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长效机制探讨

信息来源:益秦集团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19-07-04  作者:张继荣

 摘要:安全生产标准化是煤矿企业的基础工程、生命工程和效益工程,自从实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以来,何家塔煤矿的管理成效凸显,树立动态化管理理念、规范井下作业流程、落实风险管控责任、加大排查事故安全隐患力度,矿井安全形势稳步提升,没有发生安全事故。但是,不可否认,在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过程中,仍存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操作形式化、建设成果短期化等问题。本文将以煤矿实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为着眼点,来探讨如何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长效机制,以促进陕西省何家塔煤矿安全发展、绿色发展、智慧发展。  

关键词: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长效机制;何家塔煤矿

一、煤矿基本情况及安全现状

何家塔煤矿位于神木市北部、神府煤田中北部,井田面积41.7246km2,井田内可采煤层为3-1、4-2上、5-2煤层,矿井工业资源储量203.62Mt,设计可采储量135.86Mt,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20Mt/a,服务年限81a,矿井地质构造简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中等”,属低瓦斯矿井,5-2煤层属容易自燃煤层,煤尘有爆炸性,矿井无地热危害和冲击地压危害。2017年煤矿做了安全现状评价,结论为煤矿5-2煤系统的主要生产和辅助系统满足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煤矿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后,安全生产形势不断好转,事故起数和损失程度均逐年下降,然而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就神府地区而言,据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7月,神木汇森凉水井煤矿在进行强制放顶时,烟尘扩散释放出了巨量的有毒气体,导致18名矿工遇难;2009年10月,神木永兴高庄煤矿601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3人被困井下;2016年1月,神木县乾安煤矿爆破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涌入相邻的刘家峁煤矿,造成11人死亡;2017年4月,神木县板定梁塔煤矿发生透水事故,6人被困井下;2019年1月12日,神木县百吉矿业李家沟发生井下冒顶事故,21人被困遇难。事故的发生充分说明了自然条件的优越不等于安全的百分之百,究其原因,均来自于煤矿企业和个人的安全意识淡薄,安全责任不落实,防范监管不到位,制度和管理存在疏忽和漏洞,只有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长效机制,才可能弥补和堵塞这些管理上的不足与漏洞,遏制事故的发生。何家塔煤矿处在神府煤田的腹地,发生事故的这些煤矿距何家塔煤矿均不足50公里,其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条件,自然环境都和何家塔煤矿一样,这些事故案例足以警示何家塔煤矿安全生产任重道远,建立长效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二、标准化管理的成效与问题

国家煤监局2013发布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经过四年的推广实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安全形势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煤安监行管〔2017〕5号)。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延申和创新,意味着安全生产管控的重点从结果转向过程,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涵盖了增强职工安全素质,提高设备设施管理水平,改善工作环境,增强岗位责任制落实等方面,是煤矿的基础工程、系统工程、生命工程和效益工程,有利于全面促进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何家塔煤矿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问题。

(一)取得的成效

何家塔煤矿积极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成立了安全生产标准化领导办公室,矿制定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矿井实施办法和考核奖罚办法,将标准细化分解,条块管理,重点突出,分工负责,严格考核。2016年12月27日,省益秦集团公司对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进行了验收,总得分为90.22分,2017年4月开始,煤矿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4―12月煤矿进行了九次安全生产标准化自查验收工作,综合得分均在别为90分以上,随着工作的开展,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少,得分越来越高,工程质量越来越好,2017年12月27日,省益秦集团公司对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进行了验收,总得分为90.22分,为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8年10月份,煤矿通过了项目综合验收,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矿井达标正式提上议事日程,2018年12月29日,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自查自验得分91.12分,达到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矿井的标准。

1.转变管理理念

最初提出煤矿行业实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时,煤矿部分管理人员提出不同意见,认为现有的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符合实际情况,不需要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管理。而自从2017年开始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评级以后,较好地解决了一旦评级基本不复查、不降级撤级、评级流程混乱、检查流程敷衍等问题,安全生产标准化逐渐深入人心,促使煤矿巩固和保持评定各级别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达标,实现标准化评级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2.强化责任担当

安全生产标准化属于动态管理,定级的安全生产标准煤矿随时面临复查抽查,如若管理不善,还可能面临降级、撤级的风险,这就要求煤矿矿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高度重视煤矿日常管理,规范检查流程,抽调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固定检查、专项检查、矿领导下井带班检查,不定期不定时不定点检查相结合。要想巩固煤矿自身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成果,必须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各项定级指标保持动态达标,不断提升矿井的安全生产能力,避免煤矿事故发生。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从矿长到各分管副矿长、安全管理人员、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现场作业人员等均须重视生产的每一系统、每一个环节、每一岗位、每一个细节,确保人人心规范作业,班组整齐划一,区队要求统一,煤矿严格标准,使全员责任意识不断强化,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担当意识不断井下作业逐渐规范化。

(二)存在的问题

1.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操作形式化

自从在煤矿企业实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以来,采掘方面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仍坚持“质量标准化”来进行井下作业,对“安全生产标准化”敷衍了事,应付上级检查,相关的标准化规章制度也只是停留在纸面上,也没有提到科学管理、规范操作的高度,甚至部分井下作业人员不了解“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具体内容,对具体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和“事故隐患排查”的基本内容不清楚,在具体执行中更是凭借多年经验来操作,使得安全生产标准化流于形式。

2.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成果短期化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一个动态化过程,体现了煤矿安全生产的全过程的管理。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部分煤矿只有参与评级的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流程、规范管理,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作业,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一旦评定级别后,就会恢复原样,按部就班地遵循原来的经验和做法,标准化管理也会松懈,这就是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建设成果短期化的重要原因,虽然也会有回头抽查,被抽查的煤矿也是临时抱佛脚地补齐自查材料、各项检查记录;即使有效期内出现煤矿安全事故,也会将事故责任推到“人”的不安全行为上,撇清“标准化管理成果短期化”的关系,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

三、建立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长效机制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是一套完整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方法,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以巩固建设成果,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保障,做好事前预控、事中监控、事后处理等,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以标准化建设为契机,转变管理理念,构建科学化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巩固建设成果;加强员工安全技能培训,提高思想认识。

(一)转变管理理念,规范安全生产行为

煤矿能否坚持推广安全生产标准化进行安全生产与煤矿法人代表的管理理念息息相关,煤矿安全生产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标准程序进行作业,如井田普查、矿区详查、井下作业等都有详细的操作规范,一旦有操作不当或疏忽大意,就会危及人身安全,后果不堪设想。而责任人的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就可以让安全事故防患于未然,生产的每一环节都井然有序,因此,转变管理理念,规范安全生产行为迫在眉睫。

(二)构建科学化管理体系,巩固建设成果

构建科学化管理体系需要两手抓,其一是大力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功能齐全的部门架构,各司其职、各干其事,逐步细化各项标准,确保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和标准化作业,尤其是强化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树立规矩意识,任何操作都按规章操作,避免人为事故。其二是遵循事前预防危险源-事中控制减损失-事后管理吸取教训,在煤矿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管理举措,事前预防包括对地质条件、设施设备、作业方法等进行详细检查,确保万无一失;加强对作业人员的技能技术和安全意识的培训。事中控制包括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小组,积极开展救援行动,将损失降到最低;及时通报救援进展,安抚家属情绪,减少社会影响。事后管理包括做好善后处理,及时查找事故发生的原因、责任人,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及时公开调查结果和处理结果,对整个煤矿行业起到警示作用;根据事中处理中发现的问题,细化规章制度,完善应急预案,提升处理效率。

(三)加强员工安全技能培训,提高思想认识

煤矿生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并对人的人身安全产生重大影响,事故发生只是一瞬间,但要提前预防,就得从细节抓起,从一线员工的日常操作抓起,何家塔煤矿员工来源复杂,知识机构和专业技能参差不齐,新知识先技能新工艺接受能力较差,多数是以多年积累的经验为基础进行生产,不顾产生的后果。而煤矿生产中工种复杂,操作流程更是要求多样,如果出现违规操作,则会满盘皆输。如何才能提高作业水平,规范操作流程?唯有加强技术人员日常安全技能培训,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因此,煤矿要结合实际生产情况,针对不同的工种、不同的操作程序,制定详尽的理论培训和实操培训,其中理论培训包括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安全培训与应急管理等,有助于技术人员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优化知识结构,指导实践工作;实操培训更具有实际意义,提升操作技能,熟练操作流程,科学化作业,避免危险源。

培训方式丰富化,选择多数人可以接受的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认可度和培训的效率,满足大多数技术人员的需求,在安全生产中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

结语

综上所述,何家塔煤矿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长效机制需要漫长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并且要不断巩固已取得的建设成果。通过分析临近煤矿事故的原因,不难发现,基本都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这就要引起煤矿主要负责人和安管人员的高度重视,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奖励政策,调动全体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起为安全生产标准化长效机制的建设建言献策,积极参与到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来。

(通讯员 张继荣)

联系我们

地址:西安市青年路175号
邮编:710003
电话:029-87317398
网址:http://www.sxsyqjt.cn
Copyright © 2012-2022 陕西省益秦集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7495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