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诗意红石岩

信息来源:益秦集团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20-06-10  作者:韩利

回忆落了灰,但我还记得  

初心仍在,我心永恒  

不舍离别,未来会更精彩  

漫数曾经云与月,尽藏去日星与海。不用掐指细算,不用费心思量,也知道过去的近三十年里,有欢乐有悲伤,有收获有失落,有追寻有放弃,可是因为要离开,因为人到中年,虽然远离的日子还未确定,不舍的情愫已无孔不入,时时萦绕心头,把过往的点点滴滴凝结成一片片温情与诗意……  

我还记得那些年轻的日子,那些年轻的事  

还记得初来时兴奋的发现,我那未经历练的小手,一天不知洗抠多少次,指甲缝里的细细黑线都倔强保留;我那雪白的衬衣领口,见天都好像着意涂抹上墨色的晕染。我写信告诉家人“这里的煤好多呀,我钻进煤窝了”。后来才知道母亲因此哭了好几场,她心疼姑娘,不想扰了孩子的心思,只能把伤心留给自己。未谙世事的年轻人啊,只想着煤会发光发热,哪曾想到一丝丝的风吹草动,都会让家人内心里掀起滔天巨浪!  

还记得一跑三颠的蹦蹦车。一伙人去五里之外的街上买生活用品,坐在铺了木板的车沿上,用手紧紧抓住固定车棚的钢筋,双脚在鞋里暗暗使劲,身体紧张地挺得笔直板正……可是这些较劲的防护远远不够,一个接一个大坑让蹦蹦车如同大海上颠簸的小船,升腾跳跃,硌得人忍不住吱哇乱叫,然后又止不住大笑开来!谁说艰苦的日子里没有欢乐,谁说富足的日子就一定幸福,年轻蓬勃的心花总在不经意间恣意绽放!  

那些镌刻在记忆里的,永远都不会忘记  

不会忘记冬至春来,一场大雪把桥山装扮得银装素裹,分外引人遐想。我带了班上的学生,冒风踏雪,怀揣星星愿,“寻梅”天地间,在一颗老槐树下埋种理想,合手期盼。如今老槐脚下芳草依依,曾经的英俊少年、稚子萌童早已心愿达成,或身披戎装,保家卫国,或书生意气,激扬文字,或埋头钻研,创新创业……离开讲台十余年的我,想起此情此景,仍不免心潮起伏,任由记忆的闸门拉开经年人生的高光时刻!  

不会忘记医院与广场之间的那棵穿天白杨。春芽萌动,夏绿成荫,秋日穿甲,到了冬季,就不失时机的挺出些坚韧与写意,引人遐想。从家属楼到子校,每每经过,白杨或撑撒浓荫,或鼓掌起舞,以长情的告白凝望来来往往忙忙碌碌的人们。非典期间,我和儿子被隔离在医院,与坚守岗位的孩子爸仅百米之隔,支撑心力的,除过一根细细的电话线,就是透过窗户看到的,为我祈祷,给我鼓励的那棵白杨!现如今,白杨依旧风姿绰约,挺拔矗立,依旧用它的婆娑大手守护人们对平安和幸福的渴望,而我却清楚的意识到,守护一方平安的坚韧之心不止我一个,而是一群人,一支队伍!  

最不能忘记的,自然是相知多年的同事朋友。家属楼背后蜿蜒而上的山间小路上,或是周末晴天日,或是彩霞满照时,大家换了轻便装束,肩背水壶果蔬,一路欢歌,一路汗水,高声逸闻趣事,浅谈八九人生。兴致所致,听回音袅袅不绝,吟胸中感慨不断。虽有白云遮望眼之遗憾,更有快意人生之欣慰!我愿日后余生,仍与你们山花野草相伴,清风朗月相随,把同一首歌唱到永远!

啊!红石岩,我的第二故乡!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相知,从相知到相交,在这块土地上,我们见证了你从泥泞坎坷到洁净平坦,从小煤窑到现代化机采;在这块土地上,我们见证了把砖瓦房建成了小洋楼,把小煤窑建成了国家安全标准化矿井……从勃勃青春到两鬓斑斑的中年,我沉甸甸的行囊里满满的都是你的馈赠。    

挥挥手,不想再见。再见,我心仍是少年!  

(通讯员 韩利)  

 

联系我们

地址:西安市青年路175号
邮编:710003
电话:029-87317398
网址:http://www.sxsyqjt.cn
Copyright © 2012-2022 陕西省益秦集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7495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