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 里 烟 月

信息来源:益秦集团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14-03-21 

谨以此文献给曾经和依然生活在小镇上的人们

     庄里镇,地处关中平原和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属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原为唐代名将临淮郡王李光弼庄园所在地,因名庄里。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设集立镇,始称庄里镇。过去是关中通往渭北、陕北之重镇。
    从南向北进入小镇,仰头便可看见属于乔山余脉的巍峨连绵的锦屏山、紫金山,其中唐代宗元陵、唐懿宗简陵均以山为陵,浑然天成,坐落其间,那是庄里人踏青登高的好去处。山间峰岭重叠,峪道纵横,兔窜鸟飞,春夏郁郁葱葱,深秋叠翠流金。秋高气爽登高南望极目远眺,让人心旷神怡浮想绵绵。俯瞰广袤的关中平原,物阜民丰,风物荟萃。穿过那层层波谲云诡的历史迷雾,依稀看见提三尺剑斩七尺蛇踞床而卧的刘阿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重瞳王仰望阿房熊熊火焰的志得意满,怎料得乌骓别虞姬刎的乌江穷途。建章宫前步履蹒跚手持使节的异域牧羊十九载的关内侯……那一笑值千金的龙涎结晶的尤物,那掌中而舞出水不濡的姊妹花,牵惹三郎阿瞒不早朝的羞花女。还有那怀抱琵笆回望长安化为塞外青坟的秭归村姑。当初的风华绝代化作了累累白骨还是归位天上的星辰?那凌烟阁上画像如今安在是否已灰飞烟灭,那仙风道骨长髯飘飘的陈抟老祖是否还注视着因他而豁免贡赋租税的这片大地?
    山河雄壮,如此多娇,即使引车卖浆之徒贩夫走卒之辈也会心起争竞跃马逐鹿,何况豪杰高士乎?御风而行在只配英雄品鉴的大地上,顿感藐然意远、神然向往那个真。锦屏不老,仅因雪而白头,渭河无忧,却因风而皱面,秦川大地依旧无语,只因四季轮回而自然荣枯。
    山脚下不远处便是位于小镇北边有厚重历史的工作单位,外面尘土飞扬,道路坑洼不平,单位里却绿树成荫,干净异常,像一个远离尘世的世外桃源。办公楼的后面有两三排厦房,每排前边皆有一排建厂时就已生长的柿子树,树的下面摆放着石桌凳。关于柿子树,有一个想起就哑然失笑流传很久的故事,主人翁已不知是谁了。当年,每到柿子成熟时,单位统一采摘分发职工。听说领导出差,一男人扶梯,媳妇两脚跨在树枝上,在那硕果累累像一团火一样柿子中间就摘了起来,聚集在树底下的人可能被红彤彤的柿子吸引,目光都盯在树上,并指点着树上的人采摘熟透的柿子,忽然,“谁摘柿子”的一声大喊,围观的一看领导咋回来了,纷纷扔掉手中的柿子一哄而散,更要命的是,梯子因树上媳妇的老汉跑掉而倒在了地上,把可怜的媳妇活生生地困在树上,那媳妇的脸红的把柿子的颜色都比下去了,看热闹的都抿着嘴笑,最后,媳妇被领导骂的实在忍无可忍,在树上对正仰头骂的起劲的领导胆气十足地说:“你再骂一句,我就跳下去!”配合着跳跃的姿势,唬的领导目瞪口呆,无奈离去。媳妇不解气地说了一句“这厮竟敢不管我自己跑了”,第二天,大家看到她的老汉满脸的抓痕坐在办公室唉声叹气的写检查。后来,随着生活的提高,成熟的柿子落入凡间,采摘仅凭个人的喜好了。当然,那也是一个热闹的时刻。
    夏天是一年最热闹的季节,每当晚饭后,树下总能聚集四五摊打牌的、下棋的,加之围观看热闹吹牛乘凉吃饭的,煞是喧嚣。有赢牌后得意洋洋乘机自吹炫耀牌技的,有因输牌恼羞成怒相互埋怨指责的,加之围观者借机挑事煽惑,个别玩家甚而摔牌而起甩袖而去,在一片笑声中,围观者又争抢座位周而复始,直至夜深而散。每每忆起,颇觉温暖。后来,单位建起了单元楼,修建了篮球场,平房拆了,柿子树也挖了,环境确实变美了,但那种令许多人留恋的牧歌式生活方式也随之而去。其实,岁月总是向前的,必以一种新的方式取代旧的习惯。过去定是回不去的,留恋的本质是对逝去似水青春的一种追忆。
    小镇的东边有一条由西北向东南流淌名叫石川的季节性河流,寒冬水面浅而狭略显清瘦,夏秋水势深而宽便饱满起来。两岸芳草萋萋绿树成荫,偶尔在树丛中露出一两座普通的关中式民居,河的东岸有一株树冠盈丈枝繁叶茂梧桐树,树荫下有一对屈膝而坐的面向小河的年少男女,卿卿我我,呢喃私语,几个黄发垂髫的稚子在河边欢快的戏水,水声笑声相互激荡,远处的寂静处有位老者手持鱼竿,专注的盯着不远处的鱼线,随着斜阳归去,水雾升起,只能看见朦胧的身影。三两倦鸟在空中上下自由穿行,那农家里几盏昏暗的灯光在晚风中摇曳,徜徉在迷雾里的小河显得那么娇柔秀媚,那流尽年光淘白少年头的水声哗哗,此情此景似曾相识,哎呀,这不是那石头城里歌舞升平笙歌彻夜的十里秦淮吗?慕名而来激昂文字的文人墨客,精通诗词歌舞巾帼不让须眉的艳丽佳人,在那片水上演绎了多少荡气回肠的清风朗月家国情怀式的神话传奇。那卿含恨而死夫惭愧终生桃花扇底送南朝的李香君和侯朝宗,那君之肤如妾之发惧水寒而不殉国的柳如是与钱牧斋……那条脂粉浸染的溪水几百年后还被旷世史学奇才魂牵梦萦念念不忘,竟耗尽半生精力为之树碑立传。
    从河边信步而回,便到了有名的由著名的庄里人胡景翼将军创建的立诚中学,她是由胡景翼于民国九年在原靖国军阵亡将士子女学校基础上创办的一所学校。孙中山为其题写校牌“立诚公学”,廖仲恺、于右任等国民党元老先后聘为校董。胡景翼为学校书写了:“阐发最新的学说,陶冶理想的人格,创造健全的社会” 作为办学宗旨的校训。“立诚”语出儒家经典《大学》:“立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当年,立诚校友、胡景翼将军六弟胡景铎率领立诚部分学友及家乡子弟兵投奔到关麟征部下参加了喜峰口抗战。又于民国三十年参加了国民革命军中条山抗战,战事最惨烈阶段,八百名被日军围困在绝壁之上的“关中冷娃”,先跪天,再跪爹娘,高吼着秦腔“两狼山战胡儿啊,天摇地动!好男儿为国家啊,何惧死生!”高擎国民革命军军旗,纵身扑向滚滚黄河,其中就有许多立诚校友。还应提到另一位著名的颇具传奇色彩的立诚校友被誉为“改革八贤”之一的习老习仲勋,他有一位儿子做了这个国家的元首。
    立诚中学的老模样仅余藏书楼及习仲勋曾经就读的日式教室一座,现已变为习老纪念馆。古旧的青砖道路也被水泥路取代,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听说,随着当下时代的变迁,好的教师和生源都走了,立诚日渐变得普通起来。
    单位前面是一个铁路小站,人们经常穿过站台,沿着铁道去小镇东边田野中散步。一犁春雨,田野便长出了春天,风催桃花开,雨打梨花落,大地越发显得娇媚百斛风情万种。田野到处是人的身影,人们或孤身一人、或结伴而行、或三五成群在温软春风中的田垄上穿梭,有人徐步缓行,有人快速疾奔。几个中学生模样的少年,在欢快的叽叽喳喳地放着风筝。也有习武的、吹乐器的、吊嗓子的……农夫在田间弯腰耕耘着未来的收获,在一片桃园已有绿意的篱笆前,站着一位荷锄携筐桃花满身头戴围巾的丰满高挑的村姑,脸上笑意嫣然,因劳作而显得红扑扑的脸,与粉色的桃花相映衬,让人忽然眩晕产生错觉,不知何为人面何为桃花?
    紧挨着田野,便是小镇的东关,那里是小镇的夜市。夜市的旁边原有一排歌舞厅,软柔暧昧的音乐不时飘了出来,浓妆艳抹的女人在歌舞厅里那昏暗灯光下穿梭,殷勤欢快地招揽着客人,她们媚态勾人的眼神,像一把利剑,刺穿了这个人世伪善的面纱,让人吃惊不安地看到人性中赤裸裸的卑鄙与龌龊,她们心旌神摇的笑声是一个轰然倒下的世界的沉重回响,她们垂涎欲滴的欢颜,是末世的回光返照。对面酒楼临街的窗子,透着几个被酒色浸润而泛红的脸,犹如人来人往不知为何的尘世的余晖斜阳,那狂放有力地酒令,像是为这个绝望的浮世所唱的挽歌,那迷离的醉眼冷漠漠地看着这一切价值需要重估和日渐离散的时代。
    小镇的灵魂便是由青石板铺就的老街,经过岁月的打磨变得平滑而泛着青光,两旁是躲过劫难幸存下来的古宅,有的门楼前还矗立着形态各异的拴马桩,依然顽强地守护昔日大户人家的荣光,彰显着逝去的繁华。流连彷徨飘荡穿行在青石板上的清脆的声响,愈发衬托出老街的清幽和尊贵。在一座略显破败但很干净的门楼里的雕刻着狮子的石门墩上,斜倚着一位手握拐杖,头戴手帕老奶奶,那双三寸金莲格外引人注目,她那静如止水波澜不起的干枯的眼神盯着门前空荡荡的树梢。身后的院子的前方竖着一块敬绘着手持净瓶观世音菩萨画像的影壁,影壁下面是一株长势茂密繁花似锦的海棠树,像出浴的太真捧心的西子。传说昔年一女子相思恋人,泪珠落地化为海棠,浅饮海棠花所泡之酒可治相思。树下有一身穿绛红色丝质旗袍的女子,仰头眺望星空,两缕青丝从秀美的脸庞自然泻了下来。那双善睐的明眸清澈剔透,犹如山间那一泓鱼石可见的清泉,或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杨柳枝上低垂的一滴甘露。忽见有人偷窥她,迅即转身,而那惊鸿一瞥的回头一眸,竟使我干枯的心田顿然化为万顷盎然的绿意。
    秋去冬至,大雪袭来,一切生灵都躲进了屋子,小镇银装素裹,变得安静起来。房子前面小墙角的煤堆旁边,那树梅花亦应时而动迎雪绽放。月光清冷暗香浮动万籁俱寂,承受不住雪的重压掉下的树枝发出声响,为这个静谧的世界带来一丝鲜活。雪夜三两故友踏雪造访,一壶浊酒、半碟小菜,围炉而坐,没有主题的云里雾里信口而谈。酒干菜净,兴未阑珊,临窗而望,清辉拂面,一长发飘飘的年青女子从窗前悠然而过,夜风掀起她的长发,露出脖颈上那一块乳白,显得那么柔和,让人怦然心动。从此,我对白色有了自己的定义。一声“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带琴来。散了吧”。大家又踏雪归去。
    正月十五的社火表演是小镇一年最热闹的时刻。社火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和代表,实质是一种群体性民间舞蹈。各个村庄组织的高跷、芯子、竹马、旱船在主街道上顺次而来,映入眼帘的打头阵的关中地区称为“柳木腿”的高跷,舞者穿着戏剧服装,扮成各种人物,手持道具,高者三五尺,低者尺余,以锣鼓唢呐伴奏,吹吹打打列队行进。紧随其后的是小镇平台芯子《嫦娥奔月》,虽然人物简单,但技术绝妙离奇。嫦娥站在细枝上,从桂树的枝叶间,露出一轮皎洁的明月,嫦娥轻轻舞动水袖温柔优美,衣袂飘飘摇摇欲坠,惹得看客目瞪口呆羡慕异常。那划旱船化妆为丑角的男女凌波微步,表演的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彼此抛眉弄眼风骚至极,加之人群中不知谁大喊一声“真是一对老骚情”,更是逗得人哄堂大笑乐不可支。锣鼓喧天,唢呐轰鸣,炮声隆隆,人群像海浪一样随表演队伍的前进而起伏,人群中不时传来“挤死人了出人命了”的喊声。更不堪的是几个年轻人故意在大姑娘小媳妇中间挤来挤去,惹得大姑娘小媳妇杏目怒睁和脸儿泛红,但却换来老婆娘揭示本质的破口大骂和带着大蒜味道的唾沫星子。
    万家灯火中的街市显得别样可人的热闹,小街的两边密密匝匝挤着摆满各种货物一应俱全的小摊,其中柿饼和琼锅糖尤为显眼。货摊上的灯泡,犹如两串火龙在夜风中闪着光晕摇曳摆动,天空中飘飘洒洒的雪花在灯光的照耀下发出七彩的光芒。狭窄的小街上摩肩接踵,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呼朋引友声、怒骂声此起彼伏。
    不甘寂寞的烟花在空中绽放着五彩缤纷,瞬间映红黑暗的天际,天空好像变得欢喜起来。店小二那声悠长而抑扬顿挫的“羊肉―水盆”和着那沁人心脾的香味,顿觉生命的真实和尘世的诱惑。一位母亲用自行车驮着手举灯笼笑语盈盈左顾右盼的小姑娘在拥挤的人群艰难穿行。街边的垃圾堆旁躺着两三位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瑟瑟发抖的无家可归的流浪者,面无表情的用手抓着乞食往嘴里塞着…… 十字街头的人流中,一个双腿骑在父亲的脖子上的孩童,小手抓着空中飘舞地雪花,不时地在父亲的耳边说着什么,咯咯地笑着,那位父亲用手指着远方,给孩子讲述着什么。
    此情此景,我想起民国初年,那一对名垂青史的父子间一段流传至今的对话:
    “这个世界会好吗?”
    “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能好就好啊!”
    随后是在当下的世间依然回响的一声长长的叹息,那个转身而去的背影还依然投射在脚下的这片大地上。
                                                         癸巳年末于故都长安(作者:张朋军)

联系我们

地址:西安市青年路175号
邮编:710003
电话:029-87317398
网址:http://www.sxsyqjt.cn
Copyright © 2012-2022 陕西省益秦集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7495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